央视30集刑侦大剧来了!段奕宏、秦昊主演,我想说:这尺度真不小 -
弱弱的问一句,大家看《以法之名》了吗?
我老实交代,我看了。
不仅看了,还很上头。
这样题材的剧,本身观众的基本盘就大,如果尺度上再放开一些,那不火爆出圈,才是真的有点奇怪。
《以法之名》随着姜红军被捕,孙飞马上落网,也渐渐走向了大结局。
我唯一想吐槽的就是,节奏太慢了。
张译饰演的男主洪亮,本身人设就不太讨喜,唯唯诺诺、磨磨唧唧,再搭配上缓慢的节奏,观众就像是被按在水里,久久的喘不上来一口气。
压抑、沉闷。
幸亏,《以法之名》还不是在央视一套播,要不然就那播4休3的节奏,更是要了观众的老命。
那《以法之名》是临近结尾了,还有什么大剧要上?
别说,还真有一部——《扫毒风暴》。
根据权威博主爆料,该剧在本月上线的概率很大。
原本肯定是央视,但由于7月12日,《利剑玫瑰》将接档《以法之名》,登上央视八套黄金档,那《扫毒风暴》上星的话,大概率会放在央八的次黄档(晚上九点半)。
总计30集,网播平台是鹅厂。
我知道很多人,对这部剧并不熟悉。
那我就简单分几点,来介绍一下《扫毒风暴》。
第一,讲了啥?
我就问你,你一听到《扫毒风暴》这个名字,首先会想到什么?
是不是前两年孙红雷主演的《扫黑风暴》?
我也纳闷的,稍微动手一查,果然,本剧的导演,就是《扫黑风暴》的导演兼出品人五百。
要说是他,也算是一号人物。
从火爆全国的《白夜追凶》,再到电影《大人物》,以及《扫黑风暴》再到悬疑题材的《十日游戏》。
可以这么说,五百对于此类题材,说是手拿把掐也不为过。
不卖关子了,先说说《扫毒风暴》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。
1995年,走私商卢少骅一夜间倾家荡产,却也因此意识到一种新型毒品——冰毒,所能带来的巨大利润,他心生邪念,成为一名制毒师。
彼时,缉毒警林强峰(段奕宏饰)结束卧底生涯,为追查毒品线索调任西港市缉毒支队。
数年间,林强峰带队投身于这场扫毒风暴,而卢少骅则辗转国内外,结识了一众毒枭,野心不断膨胀。
最终,以林强峰为代表的缉毒警不辱使命,力破卢少骅诡诈的毒网阴谋。
没错,该剧是以当初震惊全国的“刘招华案”为原型,改编而来的。
这和去年张颂文主演的《猎冰》,改编自同一个案件。
既然聊到了《猎冰》,那就有必要多说几句。
尽管整部剧受到剧本、以及姚安娜表演的影响,但张颂文饰演的黄宗伟,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。
我给这部剧的评价就是:缺点不少,也有亮点;如果无聊,可以一看。
第二,观感如何?
“十一点九九吨冰毒意味着什么?”
“缴获数量创造了以往毒案的纪录,这也是颠覆了我们传统侦破冰毒案件的手法”。
什么,多少?
对的,你没有看错,就是11.99吨,而不是11.99公斤。
最近互联网上流行,说什么“小作坊下猛料”,但《扫毒风暴》跟什么小作坊,完全扯不上关系。
但尺度,依然惊人。
仅从预告片看来,《扫毒风暴》的至少有以下两大特点。
其一,就是大尺度。
人们首先就是视觉动物,所以往往画面带来的冲击感,才最强烈。
预告片中的不少场景,着实震撼到了我。
比如阴沉的地下室内,制毒师戴着防毒面具研究化学方程式。
装满各色液体的仪器发出化学反应的声音,直接将制毒场景搬到镜头面前,视觉冲击力直接翻倍。
其二,就是真实质感。
剧情改编自真实案件,前面已经说过了。
剧组在还原时代特色,以及反派的操作间方面,可谓是诚意满满。
导演特意拍摄了仓库里堆满白色粉末的镜头,密密麻麻全是毒,这种真实感让观众仿佛在看纪录片,每一个毛孔都在颤抖。
第三,谁演的?
千好万好,其实《扫毒风暴》的演员阵容,才是最好的。
首先,饰演林强峰的,是“戏妖”段奕宏。
毫不夸张的说,他在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中饰演的龙文章,是我这么多年以来,最喜欢的电视剧角色,甚至没有之一。
我相信,很多人和我一样。
一个角色深入人心,或许有幸运的成分,但多年以来,段奕宏能让人记住的角色,何止龙文章一个?
前不久的《沙尘暴》,他就又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警察角色。
其次,饰演反派卢少骅的,则是“彪子”。
哦,不对,是秦昊。
秦昊这人,最早不仅是电影咖,还是文艺电影咖,曾被合作的导演称之为“无冕之王”。
他最大的特点之一,就是肯为角色牺牲。
就像《隐秘的角落》里,张东升的秃头,或者像《漫长的季节》中,彪子肥腻的外貌等等。
其出发点,无外乎四个字:为了角色。
最难能可贵的是,秦昊演角色,可正可邪。
此次,他能与段奕宏搭戏,可谓是棋逢对手、将遇良才。
怎能不令人格外期待呢?
除了这两位之外,于文文、吴幸键、刘欢、侯岩松等人,也将在本剧中,出演重要角色。
而该剧的配角阵容,也堪称豪华。
你像吴晓亮、胡明、张世、郑浩南、刘之冰、钱漪、郎月婷、霍青、李晨、周晓鸥等人,也悉数加盟其中。
你会入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