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素汐、高伟光主演《无尽的尽头》:关于罪案尺度,又迈进了一步 -
现实题材罪案剧《无尽的尽头》会让我想起前两年看过的韩剧《少年法庭》和张译、秦岚主演的《九部的检察官》,特别是后者,也和本剧一样涉及未检工作,而《无尽的尽头》触及的案情和覆盖面要更广,拍摄难度也更大。
现实远比影视剧要残酷。就拿最后一个案子来说,试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女孩愿意站出来作证,又有多少人能像胡敏敏那样冒险留下罪案的证据后自杀?社会上恐怕还有更多万学民这样的禽兽逍遥法外,甚至风光无限。
万学民开办舞蹈学校,和本剧之前技校发声的偷拍故事情况类似,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,女学生周围都潜藏着居心叵测的恶魔,尤其是像万学民这样的机构领头人,掌握着更多权力,就会拥有更多名正言顺作案的机会。
纵然现实残酷,但是我们也要肯定影视剧创作的不易。我看到有些评论里说本剧拍得很温柔,要知道这里很多案件的拍摄难度都要超过从前。曾经有做制片的朋友就跟我说过,一般都躲着孩子的题材去拍,因为无论是找演员,和指导演员,以及现场维护和场面调度是非常麻烦的。
但本剧的主创们迎难而上,找到更多未成年演员出演角色。为了更贴合这个现实的处境,已经做出了更多大胆的尝试,一方面涉及类似敏感的生父杀子的案件,还有青少年因为性困惑导致的犯罪,特别是要找来更多年纪很小的演员来饰演受害者,这都给整部剧带来巨大挑战。
关于这个剧名,在本剧中,郑雁来就对林之桃说过,未检工作是个有开头没尽头的工作。首先,无尽就是说无法穷尽的罪恶,解决了一个案子,还有更多等着你。其实不仅是未检工作,其他的罪恶也同样如此,是一个无法穷尽的现实。
我们都希望世间没有罪恶,但它一定会出现,所以才会有更多的执法部门来维护和解决,给予那些犯罪之人应有的处罚。尤其是面对复杂的未成年人罪案,量刑的尺度,以及因人而异的判定,都决定一个年轻人未来的命运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分寸很难把握,也让很多受害者家属不理解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。比如作为死者张文轩的母亲,陈慧雯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死了,施暴者为什么却还能活着,为什么不判死刑。
她的态度和泼油漆的行为和之后的宁楷桐的纵火方式有相似之处,都是对检察官的判决不理解或产生误解,这也是未检工作,以及类似工作性质的行业,面临风险的原因。对办案者来说,这种伤害也是没有尽头的。
而尽头,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。一种是愿景,终止罪恶,不再发生;另一种就是说希望每一次处理案件,都能成为犯罪者的终点,让他们在接受改造后,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告别一个终点,才能有新的起点。
比如剧中白恩宇对陆声这样的少年犯就抱有这种期待,所以当后者再次被抓时,白恩宇就很气愤,毕竟此前答应过重新开始走正道。当然,像陆声这样的少年还有很多,回到社会面对更多无奈,还好林之桃和白恩宇他们及时干预,否则还是会让更多的“陆声”走向恶性循环之路,犯罪永无尽头。
其实像陆声这样的孩子还好,被修正的机会很大,最怕的就是第一个霸凌致死案里的黄家旺这种死不悔改硬骨头,即使被抓进监狱,也仍然不老实,继续闹事,找茬儿打架。往往这样的孩子,其原生家庭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,否则也不会助长他们的罪恶。
所以,本来是有尽头的,但是面对罪恶丛生的世界,它又是无尽的。对未检这样的工作来说,检察官们是看不到尽头的。他们能看到的是每一次案件的终结,顶多是某一个案子的尽头
只有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案件,不留遗憾,尽最大可能实现其公平公正,才能保证案件中无论是受害者还是犯罪者,都能来到噩梦的尽头,成功摆脱并出逃。迈过去,才是新的开始。
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,案件真的终结了,但是它背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类似普法和教育的工作,也永无止境。因为缺乏法律意识,和不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,也会为更多罪恶提供机会。更多受害者不敢或者无法发声,也会让更多罪恶被掩埋起来。
罪案永无止境,但每个案件只要处理得当,就能真正走到尽头,让当事人远离罪恶;未检这样的工作当然是没有尽头的,但是要在心中铭记,每一个案子都要努力找到真正的尽头,否则每个有遗憾和漏洞的案件处理,还会继续制造新的罪恶,那就真的是永远没有尽头可言了。